秋季养生保健做起来吧
秋季养生保健做起来吧
今天是小长假的最后一天,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节气。寒露意为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,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。
寒露三候
在古人看来,寒露有三候,分别是:一候鸿雁来宾;二候雀入大水为蛤;三候菊有黄华。
鸿雁来宾:寒露之日,鸿雁来宾。鸿雁白露节气已经开始南飞了,此时是最后一批,古人称后至者为宾。
雀入大水为蛤: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,飞物化为潜物,这是古人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。
菊有黄华:华是花,古人认为草木皆因阳气开花,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,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。
寒露节气有着不少传统习俗,比如登高、赏菊、斗蛐蛐、吃花糕等。
《寒露》
(左河水)
天高昼暖夜来凉,草木萧疏梧落黄。
日享菊香播小麦,夜尝梨贝养脾肠。
《池上》
(白居易)
袅袅凉风动,凄凄寒露零。
兰衰花始白,荷破叶犹青。
独立栖沙鹤,双飞照水萤。
若为寥落境,仍值酒初醒。
寒露过后,气候从凉入寒。根据天气预报,假期结束后,天气保持稳定,晴多雨少,本周上海最高气温保持在24~25℃,最低气温18~19℃,下周一(12日)前后受弱冷空气影响,有一次弱降水过程,13日起气温下滑,尤其是最低气温再降一台阶,因此,早晨和夜间的保暖工作要做好!
有道是白露身不露,寒露脚不露,这一时期一定要注意适时增衣,谨防因着凉而引起伤风感冒,此时节还可能出现皮肤干燥,皱纹增多,口干咽燥,干咳少痰等现象。
那么在这个节气,我们该怎样养生呢?
寒露养生常识
1
注意保暖,适时添衣
对于老人、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来说要注意防寒保暖,逐渐增添衣服。俗话说春捂秋冻,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,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,则要注意防寒保暖,防止冻出病来。
另外,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,最好厚薄搭配,以保暖为主,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。
孩子穿衣应注意颈脖、肚腹、足部的保暖,不要穿得过于厚实、严密。建议早晚可随身携带外套,方便外出进门穿脱;可以给孩子穿一件紧身背心,即不影响孩子的运动,也可以保护腹部、背部不受凉;纯棉衬衣或者轻薄的小高领打底衣适合此季。
2
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
常言道:寒露脚不露。寒露过后,气温逐渐降低,此时不要再穿凉鞋。
建议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,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、血流加快,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,减少下肢酸痛发生,缓解疲劳,增强抵抗力。
图/视觉中国
3
朝朝盐水,晚晚蜜汤
在秋天里,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。养生专家提出,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:朝朝盐水,晚晚蜜汤。
白天喝点盐水,晚上则喝点蜜水,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,又是秋季养生、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,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。
4
每天多睡一小时
寒露天气渐凉,家长们要注意经常开窗通风、拖地清洁,必要时用消毒纸巾擦拭门窗桌面。
建议大家每天多睡1小时,可以解秋乏。因为夜长昼短,应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。
对于孩子来说尤其要保持充足睡眠,学龄期的孩子不要熬夜写作业,合理安排作息时间,必要时可以用写手账的方式规范孩子的学习时间表,劳逸结合,保持精力充沛。
此外,在晚间入睡前,建议刷牙后用淡盐水漱口,保持口腔黏膜的清洁,可以提高疾病预防能力。
TAG标签:
治疗狐臭的偏方都有什么垂体功能紊乱的病因
皮脂囊肿病是什么
西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常规方法